當前位置:廚藝資料
以下列出的資料類別為:廚藝資料   排序方式:按關注熱度
  • 此菜是“黑椒牛仔骨”的升級版,用紅酒桶作為盛器,將煎好的牛仔骨和加熱的鵝卵石裝入其中,上桌后先淋紅酒再澆黑椒汁,在鵝卵石的炙烤下滋啦作響,氣氛熱烈、香氣四溢,80%的食客都要嘗試這道菜。制作:李志...
  • 原料:長魚400克,五花肉200克,蒜片20克,蔥10克,姜10克,白胡椒少許調(diào)料:醬油、紹酒、蒜油各適量。做法:1、將長魚開肚,切成112.5px長的段。在鱔段兩端各剞刀至魚骨,放入開水鍋焯水,...
  • 食材:烏冬面1包、蝦仁100g、秋葵適量、姜、番茄、香菜、蔥、橄欖油、生抽、胡椒粉、鹽、料酒、生粉;做法:1.先用開水把烏冬和秋葵焯一下水,撈起備用。2.撈起后切成丁,番茄也切成叮3.燒熱鍋倒入適...
  • 食材:土豆1個、胡蘿卜50g、青豆50g、杏鮑菇1根、油適量、鹽適量、咖喱塊60g、糖2g、蒜瓣4個、胡椒粉少許做法:1)準備好所有的食材。2)所有蔬菜切丁,土豆用清水浸泡。3)炒鍋倒油爆香蒜末。...
  • 制作此菜時,火候掌控很關鍵,一定要用高油溫將鱔魚炸至表面酥硬,但內(nèi)部又需要保持軟嫩。制法:1.把治凈的去骨鱔魚斬成段,待投入八成熱的油鍋炸至外硬內(nèi)熟時,撈出來瀝油,另下入藕條,炸熟了倒出來待用。2...
  • 原料:南瓜200克,冬瓜200克,三鮮(蝦仁、海參、雞蛋)豬肉餡(三鮮和豬肉的比例是1:3)200克,御膳絲結(jié)50克,油菜芯150克。調(diào)料:家樂濃縮雞汁7克,鹽5克,胡椒粉5克,雞油5克,上湯800克。制作:1、將南瓜去皮切...
  • 尼姑面即素面,與桂林米粉堪稱姐妹小吃。桂林的尼姑面有悠久的歷史,據(jù)傳100年前,月牙山隱真巖有一位尼姑,做得一手味道特別鮮美的素面,久而久之,后人就稱它為尼姑面了,F(xiàn)在七星公園內(nèi)的月牙樓,仍經(jīng)營這...
  • 我國歷來有農(nóng)歷正月十五晚上大辦燈會的傳統(tǒng)習俗,民間稱“元宵節(jié)”或叫“過年”。它提示人們春節(jié)已經(jīng)結(jié)束,走向“一元復始,萬象更新”的歷程了。湯圓,如今各地通稱,古時稱“水團”,商人圖吉利稱“元寶”,貴...
  • 原料:光三黃雞1只(約重1千克),豬手200克,姜片3、4片。調(diào)料:鹽8克,蠔油20克,冰糖5克,李錦記沙茶醬(香菇型)7克,花生醬、芝麻醬各2克,二湯750克。做法:1、三黃雞沖洗干凈,抹干水份...
  • 原料:狗腩500克。調(diào)料:自制燒汁10克,白糖、味精5克,蜂蜜20克,高湯600克,色拉油1500克,香蔥末15克,青辣椒條、紅辣椒條、香菜末、洋蔥條、野山椒丁各10克,濕淀粉3克,白芝麻2克。制法:1、狗腩入高湯500克中大...
  • 制作口味缽缽雞:1、把大蔥切斜刀塊,苦筍煨好后拍破,手撕成條墊底;2、取姜100克、蔥50克、干小米辣椒10個和干紅花椒適量放入湯桶內(nèi),置火上加熱至水開后,放入治凈的雞煮至熟透撈出;3、將煮好的雞...
  • 一、工具準備鐵鍋一只,旋子3個(用白鐵皮做成直徑42-45厘米的圓形,高8-10厘米,沿邊下3.3厘米處做兩個提手),毛巾、油布各一塊,油碗一個,鐵勺一把和面盆一個,水盆兩個,水桶兩只。二、原料配制小麥粉5公斤、綠...
  • 一、配料說明:排骨或其它食材:1斤~1斤半水:2斤肉骨茶:半兩肉骨茶的添加量可依個人口味、肉料的多少及肉質(zhì)不同進行增減二、操作方法:(1)將肋排斬成單骨約一指長的段狀,先用沸水"飛水",再用冷水過涼,將表面...
  • 原料:野山菌(雞腿菇、金針菇、滑子菇等)450克,熟白芝麻10克,香蔥花少許,姜末少許,雞蛋皮2張,生菜150克。調(diào)料:撈拌汁150克,紅油15克,胡椒粉6克,油熗椒10克。制作:1、將生菜清洗干...
  • 利津水煎包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,揚名于民國年間,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。據(jù)傳早在清朝光緒年間,利津縣城和各大集鎮(zhèn),就設有很多制作水煎包的店鋪。當時,在全縣小有名氣的是鹽窩鎮(zhèn)尚家村制作的水煎包。后到了...

聯(lián)系
我們

手機
訪問

手機掃描二維碼

收藏
網(wǎng)站
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