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廚藝資料
以下列出的資料類別為:名吃小吃   排序方式:按關注熱度
  • 一、調制鹵湯將所有香料打碎(大顆粒),裝入紗布袋中,扎緊袋口,如果沒有老鹵水,則須先用雞骨、豬骨熬出骨頭湯。1、方法:取雞架子骨1500克、豬大骨3000克,加7干克水,小火熬制8小時后撈出骨頭,...
  • 鹵汁的配制是做好鹵菜的首要關鍵。鹵汁配制的好壞,將直接影響到鹵菜的色澤和口味質量。鹵汁一般可分為紅鹵汁、黃鹵汁、白鹵汁三大類。紅鹵汁原料:八角20克,桂皮20克,陳皮50克,丁香8克,山奈20克,...
  • 隔水蒸雞是廣東地區(qū)的一道傳統(tǒng)特色名菜,制作好的隔水蒸雞既香滑鮮美又性情溫和,對于吃怕了煎炸食物的人們來說,這道美食絕對讓人胃口大開。不僅體現(xiàn)了雞肉最原汁原味的口感和味道,而且制作出來的味道鮮美,也...
  • 食材:300g皮凍、200g豬肉餡、100g蟹膏、適量香油、適量蔥姜水、適量雞粉、適量冷水、適量白胡椒粉、適量白糖做法:1)將涼水緩緩倒入面粉盤中。2)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,包上保鮮膜靜置20分鐘。...
  • 中國拉面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面食風味名吃,品種繁多,享譽全球。早在北宋年間,京都開封拉面已成為宮廷御膳。清朝末年,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西逃回鑾途徑開封時,長垣籍衙門派名廚孫可發(fā),烹制豫菜傳世精品“糖醋軟...
  • 材料:原料:低筋面粉、紫薯各400克,紫米面100克。調料:酵母3克,面粉改良劑2克,蜂蜜200克,淡奶油400克。制作:1、將紫薯洗凈去皮,放入鍋中蒸熟,取出,用攪拌機攪打成泥,加入蜂蜜、淡奶油...
  • 烤全羊是新疆少數民族,尤其是維吾爾族人民膳食的一種傳統(tǒng)地方風味肉制品。新疆解放以前,烤全羊是達官貴人、地主巴依等上層人士在逢年過節(jié)、慶祝壽辰、喜事來臨時用來招待尊貴的客人的珍饈佳肴。自新疆解放后,...
  • 使用該方法做出來的燒雞色黃,口味鮮,肉質香軟!驹稀磕勰鸽u(約1.25公斤左右)1只,胡蘿卜100克,芹菜50克,蔥頭10O克,精鹽lO克,香葉半片,胡椒6粒,雞清湯250毫升,生菜油500(罕...
  • 尼姑面即素面,與桂林米粉堪稱姐妹小吃。桂林的尼姑面有悠久的歷史,據傳100年前,月牙山隱真巖有一位尼姑,做得一手味道特別鮮美的素面,久而久之,后人就稱它為尼姑面了,F(xiàn)在七星公園內的月牙樓,仍經營這...
  • 利津水煎包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,揚名于民國年間,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。據傳早在清朝光緒年間,利津縣城和各大集鎮(zhèn),就設有很多制作水煎包的店鋪。當時,在全縣小有名氣的是鹽窩鎮(zhèn)尚家村制作的水煎包。后到了...
  • 原料:黏米粉,泡打粉,白糖。制法:1、將黏米粉加泡打粉、白糖拌勻,靜置發(fā)酵5小時;2、將黏米粉加水、白糖拌勻成粉團,與發(fā)酵的黏米粉團以1:1的比例拌勻,以制作拉腸的爐火蒸5分鐘,晾涼,放冰箱冷藏,食用時切件...
  • 以莧菜、五花肉泥、粉條調餡,水煎而成。上面這種莧菜看名字你也許覺得陌生,但是看到圖片是不是就恍然大悟了?這個季節(jié)在菜市場上很容易買到,不過各地叫法不同。你那里管它叫什么?可以留言告訴小微哦。制作流...
  • 原料:南瓜、紫薯、面粉、肉餡、牛奶、酵母、綠茶粉。1、南瓜和紫薯上鍋蒸20分鐘。拿出來倒去蒸餾水,晾涼備用,牛奶熱溫,融化酵母。分成四份,牛奶一份加入碾碎的南瓜中。同理加入紫薯中一份;2、南瓜,紫...
  • “一碗炒肝,兩個包子”是老北京人最喜歡的早餐。清朝同治年間,北京前門鮮魚胡同“會仙居”發(fā)明了名為“白湯雜碎”的小吃,把豬大腸、豬肝、豬肺等內臟煮成湯,后來進行改良,去掉心肺,勾芡加料,便成了如今的...
  • 做法介紹:1、紫薯去皮切片,上鍋大火蒸軟,取出后打制成泥。取500克紫薯泥倒入盆中,加入90克糯米粉揉成團;另取300克紫薯泥加入細綿白糖20克、鮮桂花30克拌勻成餡。椰蓉粉用細篩過一遍。2、每40克紫薯糯米團揪成一...

聯(lián)系
我們

手機
訪問

手機掃描二維碼

收藏
網站

頂部